《一本好書》王勁鬆上演“分身術”,雨果的道德拷問引深思

星關係11月21日訊  “多少年過去,我們依舊能看到那種穿透古今的力量。”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《一本好書》第二季最新一期節目,將觀眾帶入到法國作家維克多·雨果筆下的《悲慘世界》,領略這部誕生於1862年的世界文學經典的魅力。

故事主人公冉·阿讓,在得知有個流浪漢在代自己受審,他反覆問著自己,到底是坦白解救流浪漢,還是繼續隱藏身份做一個好人?一個人的生命和一百個人的生命該如何選擇?時隔150餘年,雨果留下的道德拷問,在節目播出後引發觀眾深思,併成為社交網絡的熱議話題。 “很難去理解這樣的人性,起碼我做不到”“太難了,兩個自己在打架”……這個選擇題使觀眾陷入了兩難抉擇。

王勁鬆曹衛宇尤靖茹等優秀演員同臺飆戲,“炸裂演技”再度征服觀眾。王勁鬆一人塑造三種人物性格,被折服的網友感嘆“深不可測”;尤靖茹顛覆形象扮醜出演,張弛有度的演技獲贊“寶藏演員”; 曹衛宇飾演的沙威警長讓人愛恨交加、哭笑不得。舞臺劇上演演員“分身之術”,勾起觀眾熱議節目製作。

圖片2.png

圖片3.png

◆王勁鬆塑造三種性格“深不可測”,尤靖茹扮醜獲贊“寶藏演員”

這出世界經典名著的舞臺劇,王勁鬆與尤靖茹、曹衛宇三人,在錯綜複雜的故事中表現得遊刃有餘。一個多小時的節目,觀眾被深深代入其中,“看的時候眼眶些許溼潤,生存的辛酸與人性的溫暖。”

其中,王勁鬆一人分飾兩角,挑戰三個造型,塑造三種性格。從出獄後落魄的冉·阿讓,到受人敬重的一市之長,再到一人分飾兩角半瘋半傻的流浪漢商馬蒂,舞臺上王勁鬆,完美演繹著截然不同的人物角色,從神態、語調到小動作,都把握得分毫不差。

被這種教科書般的演技折服的觀眾,發彈幕感嘆:“王勁鬆的演出功底,深不可測”。騰訊視頻網友Another留言:“很欣賞王勁鬆這位演員,不管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都刻畫地很深刻。”網友“陌上花開”說:“特別敬佩王勁鬆,正所謂演員本演員。”

一直以各種警察形象出現的曹衛宇,飾演了恪盡職守、毫不留情的警察沙威,但他直言這次的角色“非常複雜”。憑藉舉重若輕的表演,他將這種複雜與糾結傳遞給觀眾,和王勁鬆的對手戲火花四射,戲劇衝突張力十足,贏得網友點贊:“老王、老曹,都是實力派演技的男神!”

尤靖茹則被贊為“今晚的寶藏演員”。曾在《一本好書》舞臺出演《查令十字街84號》裡青年女作家海蓮的她,突破自己,顛覆過去俊美熒屏形象,不惜以短髮凌亂、面龐髒亂、門牙缺失的扮醜造型出演,塑造身世悽慘的單親媽媽芳汀,並且每句臺詞的斷句、語氣都非常講究,表情處理張弛有度,尤其是那一聲聲的哀求、那充滿乞求的眼神,無不讓觀眾揪心動容。

雖然只出場了一個片段,卻憑藉實力演技引爆彈幕:“炸裂了,這女演員真厲害啊”“這演技無敵啊”“年輕演員有這演技真的厲害”“吊打流量演員一條街”。

圖片4.png

圖片5.png

◆舞臺劇“演員分身術”引熱議,觀眾感嘆“經典的力量”

本期節目的一大看點,是王勁鬆一人分飾兩角,本就激發好奇心的觀眾,在真正看到節目時,更是驚訝地發現,王勁鬆不僅扮演了兩個角色,而且是同時扮演。

在這出法庭審判的戲份中,王勁鬆既是扮演備受良心煎熬、坐在聽眾席的冉·阿讓,同時也是坐在審判席上控訴著制度不公的流浪漢商馬蒂,兩人不僅同臺,甚至還有眼神的交流。

“分身之術”怎麼做到的?這個謎團,一時間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。

彈幕中不僅有不解的疑問,“替身還是?”六小齡童做的替身?”“兩個一樣的怎麼搞的?”“舞臺劇怎麼做到一人分飾兩角?”

同時,也有熱情破解的技術貼,“臺上的近景是後邊補的,遠景是現場的替身”“分鏡頭拍攝,先錄這個再錄另一個”“先錄舞臺,再換裝找臺機器專門拍坐在臺下”。有問有答,好不熱鬧。

在觀看的同時,不少觀眾深度參與,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受,彈幕中不斷有金句出現,發現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網友還不忘讚美起彈幕來,“這個節目的彈幕是真的舒服”,“這可能是彈幕最乾淨的綜藝”。

正如《一本好書》總導演關正文所說的,“最有效的閱讀是對經典的閱讀。”不少觀眾發彈幕,感嘆經典的力量:“什麼是名著?多少年過去,我們依舊能看到那種穿透古今的力量。”“好感動能有這樣一個節目帶我們去了解文學經典。”

《一本好書》第二季至今已經播出7期節目,許多觀眾已經養成了週一晚等待新節目的習慣,粉絲也紛紛表白:“非常好的節目,希望全年都播放”“愛上這檔節目了,乾貨滿滿的”。

網友“宮仙落”就留言說:“自己看書限於認知,總是理解不到深層次。這樣的形式很好,可以使讀書與生活聯繫,不僅僅是死讀書,對於名著也更加容易理解。”

這檔場景式讀書節目,“大眾閱讀試衣間”的功能也再度得到印證。網友“莫失莫忘”說:“感謝讓我看到這麼讓人感受深刻的書。”網友“雙辭”說:“我覺得看完視頻再看原著,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這部鉅著。”

圖片6.png

◆雨果的道德拷問,跨越兩個世紀依舊引人深思

不管是法律正義與倫理正義的矛盾,還是秩序正義與是非善惡的衝突,雨果提出的道德拷問,至今困擾著人類。冉·阿讓積德行善成了一名體恤窮人的市長與企業家,但意外得知有個流浪漢正在代自己受審,一邊是因為冉·阿讓身陷囹圄的苦役犯,一邊是廠裡成千上萬的工人,是留在天堂做個魔鬼,還是去地獄做個天使呢?

這個難以抉擇的拷問,讓王勁鬆“我太難了”的表情包在社交網絡傳播,更讓代入其中的觀眾陷入“抉擇之難”背後的深刻思考:“雨果大師,您把人性看得如此透徹”“之所以糾結在於良心”“艱難的抉擇,人性的拷問”“很難去理解這樣的人性,起碼我做不到”“太難了,兩個自己在打架”……

這個困擾人類近200年的道德拷問,折射出多種價值觀的衝突,在微博上引發熱烈討論。網友“指甲禿了”說:“不以善小而不為,不以惡小而為之!不要低估小惡,量變引起質變!為自己某個小錯誤找藉口,這是所有大惡的開始。”網友heroyanhui也說: “以別人需要自己來掩飾自己所犯的罪,本來就是錯誤的。”

冉·阿讓的故事不僅是特定時代的縮影,其所反映的誠信與變通、人性與制度、利益的權衡、得失的考量,仍困擾著今天的人們。不少觀眾就聯想到當下社會現象來分析。

網友“客行ceci”說: “這是一個悖論。就像問高材生殺人犯要不要留他一命去創造價值;大學生該不該勇救落水老人;要不要放犯罪的有錢人一馬,讓他繳納更多賦稅。這是人命分貴賤與人人平等的拷問。”

網友“來自內心的虔誠”的評論更是一針見血: “一個犯罪的人,其他人的生死存活變成了他的擔憂,變成了他認罪伏法的障礙,是其他人給他製造的障礙嗎?不是的,那只是他自己的臆想。他在為自己逃脫罪名找一個神聖的理由,讓神聖的使命感洗刷罪惡感。”

圖片11.png

圖片12.png

最終,冉·阿讓還是選擇在法庭上站出來說出真相,王勁鬆一身正氣的那段獨白令觀眾印象深刻:“只要貧窮還讓男人潦倒,只要飢餓還讓女人墮落,只要黑暗還使孩子無人教養,只要法律和社會意識所造成的不公還存在一天,這樣的故事就不會停止。”

對此,微博網友“總撞牆的貓”說:“這個世界離開誰都是照常運轉,但是作為一個個體,至少但求無愧於心,冉·阿讓最後做出的選擇是戰勝自己靈魂裡的魔鬼,一個人想要為自己找藉口太容易了,大義面前我就是拯救世人的那個,但其實最應該拯救的是自己,他做到了。”

“能夠比較直接的建立與當下生活、與大規模人群、與當下精神需求相關的聯繫。”這是總導演關正文強調的選書標準。站在今天回望跨越兩個世紀的經典,觀眾感嘆:“雨果太有前瞻性了,所以偉大。”“雨果站的角度更高,他看到的是整個世界的悲憫。”點評嘉賓史航在微博上的推薦語,也引發人們共鳴:“我們振振有詞,我們處處彷徨,在人心的失衡時刻,我們沒有誰是安然事外的。”

節目中,點評嘉賓許子東說,重新看了之後更加理解雨果的意思,“這個世界上人跟人是不平等的,智力、財產等各種方面有巨大的不平等,但是這種不平等不能達到一個人決定另外一個人命運”。

圖片18.png

圖片19.png

同樣,一些讀過原著的觀眾也在觀看後留言稱,對《悲慘世界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。網友“渺渺”留言:“少年時代因為故事鋪陳太厚重,閱歷與理解能力同時不足,沒有看下去,但冉阿讓的大善和沙威警長刻板的秩序感給少年人留下很深的印象。有緣在以王勁鬆老師為首的舞臺劇再次和此書相逢,可以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,一定是擱置的緣分再續。”

暫無評論,快來搶沙發吧

關於星關係 | 聯繫方式 | 服務協議 | 隱私政策 | 廣告服務 | 招聘信息 | 香港繁體版 | 臺灣繁體版 | 中文简体版 | | 娛樂今日新鮮事

Copyright © 2018 河南圖靈實驗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
備案信息:豫ICP備17015470號-1